毕节牙齿早期干预矫治是否会出现副作用?不少牙齿畸形的患者都会咨询口腔医生这个问题。对此,口腔医生介绍,这需要依据患者的口腔状况来判断。
1)根据矫治器的作用目的的分类矫治性:对牙颌面畸形进行主动地矫治,其作用力可为机械力或口周肌功能力。预防性:目的在于预防可能发生的错颌,如缺隙保持器或预防性舌弓,以保持牙弓长度,可用固定或活动装置。保持性:专供积极治疗后保持被移动牙齿固定在新的位置上而尽可能减少复发。
2)按固位方式分类
1、排齐拥挤牙齿需要间隙
(1)模型直接测量所需间隙:直接在记存模型上测量第一磨牙近中每个牙齿近远中宽度,其总和作为所需间隙(spacerequired)。将牙弓分为四段,测量每段的长度,其总和作为可用间隙(availablespace)。将可用间隙值减去所需间隙值,即为牙量骨量不调的值。负值表示颌骨骨量不足,正值表示牙弓内存在间隙。
现代医学实践证实,牙槽骨本身的生理重塑和改建功能终身存在,年龄在12岁以下的儿童,如果因遗传或不良习惯等因素而出现面型异常、地包天等情况,应当并可通过、正畸医生进行调整、解决;16岁后,尤其是30岁以上的成人甚至是60、70岁的老年人,通过口腔正畸不仅仍能把排列不齐的牙齿矫正,且因为成人矫正欲望更强烈,更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牙齿矫治仍能达到理想效果。临床研究表明,成人牙齿矫治比配合较好的的12—16岁学生牙齿矫治耗时相对长些,比配合差的儿童牙齿矫治耗时相对短些。
①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洗刷,能保持矫治器和口腔卫生。
②避免损伤牙体牙周组织。施力过大疼痛时,患者可自行卸下,矫治力也可因矫治器离位而抵消。
③不影响美观。如有外交、演出等某些场合需要,晚间戴即可。
④能矫治一般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牙齿畸形可影响颌面部发育,可能使咀嚼功能下降,影响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以及美观问题和心理问题。因此,牙列畸形要及时治疗,专业人士建议,孩子在12岁左右(11-13岁),乳牙全部替换完,第二恒牙萌出,此时被视为矫治的最佳时期,各种错牙合畸形,如牙齿拥挤、反牙合、前突、开牙合、颜面不对称等均可进行矫治,因为这一时期牙槽骨较松软,矫正见效快,随着年龄增加,牙槽骨变硬,矫正相对困难些。成年后,虽没有生长发育潜力,但机体的新陈代谢仍然存在,与儿童一样,仍可利用矫治器使牙齿移动,达到满意效果,但成人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使牙齿生理性移动,不可施力过大。(记者陈克实习生于潇)(编辑3001)